18918841678
ARTICLE

技术文章

当前位置:首页技术文章基于生姜衍生脂质纳米载体(GDNVs)的阿霉素递送系统:新型结肠癌治疗策略

基于生姜衍生脂质纳米载体(GDNVs)的阿霉素递送系统:新型结肠癌治疗策略

更新时间:2025-03-05点击次数:135


本研究作者开发了一种由生姜衍生脂质制成的纳米载体(GDNV),用于递送阿霉素(Dox)治疗结肠癌。作者研究发现,GDNV能被结肠癌细胞有效吸收,并在200μmol/l浓度下表现出优异的生物相容性,相比之下,阳离子脂质体会抑制细胞增殖并增加细胞凋亡。GDNV可高效负载Dox,且药物释放具有更好的pH依赖性。通过与靶向配体叶酸偶联,GDNV可将Dox精准递送至结肠26肿瘤,显著增强化疗效果。该研究展示了天然来源纳米颗粒作为治疗载体的潜力,有望减轻传统合成纳米颗粒的潜在问题。该研究最后被作者以题名为Edible Ginger-derived Nano-lipids Loaded with Doxorubicin as a Novel Drug-delivery Approach for Colon Cancer TherapyIF=12.1 ,一区)发表在Molecular Therapy上,接下来小编带大家一起看看这篇文章的主要研究成果。

基于生姜衍生脂质纳米载体(GDNVs)的阿霉素递送系统:新型结肠癌治疗策略


基于生姜衍生脂质纳米载体(GDNVs)的阿霉素递送系统:新型结肠癌治疗策略

1.GDNVs的制备与表征

基于生姜衍生脂质纳米载体(GDNVs)的阿霉素递送系统:新型结肠癌治疗策略

基于生姜衍生脂质纳米载体(GDNVs)的阿霉素递送系统:新型结肠癌治疗策略

基于生姜衍生脂质纳米载体(GDNVs)的阿霉素递送系统:新型结肠癌治疗策略

本研究作者从生姜提取物中分离出大量纳米颗粒,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和原子力显微镜(AFM)鉴定其为纳米颗粒。分析结果显示,生姜纳米颗粒富含磷脂酸(PA,占总脂质的47%)、二半乳糖二酰基甘油(15%)和单半乳糖二酰基甘油(27%)。这些脂质具有调控膜分裂、融合以及稳定脂质体的特性。通过脂质膜水化法,研究团队成功将生姜脂质重新组装为生姜衍生纳米载体(GDNVs),分散度低且尺寸分布均匀。实验发现,GDNVs的形成浓度为5μmol/l,且在256μmol/l的总脂质浓度下可获得更稳定的尺寸分布。GDNVs在4下储存25d后仍保持稳定,显示出良好的应用潜力。这些结果表明,生姜脂质可大规模生产为稳定的纳米载体,为天然来源纳米药物递送系统提供了新的可能性。

基于生姜衍生脂质纳米载体(GDNVs)的阿霉素递送系统:新型结肠癌治疗策略

基于生姜衍生脂质纳米载体(GDNVs)的阿霉素递送系统:新型结肠癌治疗策略

2. GDNVs在结肠癌治疗中的细胞摄取和生物安全性研究

基于生姜衍生脂质纳米载体(GDNVs)的阿霉素递送系统:新型结肠癌治疗策略

基于生姜衍生脂质纳米载体(GDNVs)的阿霉素递送系统:新型结肠癌治疗策略

基于生姜衍生脂质纳米载体(GDNVs)的阿霉素递送系统:新型结肠癌治疗策略

本研究作者评估了生姜衍生纳米载体(GDNVs)作为结肠癌治疗载体的潜力。实验发现,GDNVs在与Colon-26和HT-29细胞共孵育4h后,被细胞高效摄取。其内化主要通过吞噬作用实现,被细胞松弛素D显著抑制。细胞毒性实验显示,GDNVs在高达200 μmol/l的浓度下对多种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无显著影响,而阳离子脂质体在较低浓度下(>20 μmol/l)即诱导显著细胞毒性。此外,GDNVs在体内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生物安全性:静脉注射后未引起小鼠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水平的显著变化,组织学分析未发现器官损伤,且在血液中未观察到溶血现象。综上,GDNVs在体外和体内均表现出低毒性,且能被结肠癌细胞高效摄取,具有作为结肠癌治疗药物载体的应用前景

基于生姜衍生脂质纳米载体(GDNVs)的阿霉素递送系统:新型结肠癌治疗策略


基于生姜衍生脂质纳米载体(GDNVs)的阿霉素递送系统:新型结肠癌治疗策略

3. GDNVs用于阿霉素递送:高效负载与pH依赖性释放

基于生姜衍生脂质纳米载体(GDNVs)的阿霉素递送系统:新型结肠癌治疗策略

基于生姜衍生脂质纳米载体(GDNVs)的阿霉素递送系统:新型结肠癌治疗策略

基于生姜衍生脂质纳米载体(GDNVs)的阿霉素递送系统:新型结肠癌治疗策略

本研究作者评估了生姜衍生纳米载体(GDNVs)作为化疗药物阿霉素(Dox)递送系统的潜力。通过超声处理,GDNVs利用静电作用将Dox包裹在生姜脂质双层结构中,负载效率高达95.9%±0.26%(在生姜脂质浓度为100 μmol/l时)。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显示,Dox-GDNVs呈近乎球形,粒径约188 nm,zeta电位为-15.5 mV,与未负载药物的GDNVs相似,这些特性有助于延长血液循环时间和增加肿瘤积累概率。Dox-GDNVs在4下储存25d后仍保持稳定,且药物负载能力不受影响。

此外,作者研究发现Dox-GDNVs在酸性环境中能够快速释放药物,尤其在pH值为5.5时,释放速度显著加快。这种pH依赖性释放特性使其能够在肿瘤微环境中高效释放药物,减少药物在正常组织中的分布,从而降低化疗副作用,如白细胞减少、血小板减少和胃肠道毒性。综上得出,GDNVs能够高效负载Dox并实现pH依赖性释放,有望成为化疗药物递送的有效载体。

基于生姜衍生脂质纳米载体(GDNVs)的阿霉素递送系统:新型结肠癌治疗策略


基于生姜衍生脂质纳米载体(GDNVs)的阿霉素递送系统:新型结肠癌治疗策略

4. Dox-GDNVs的体外抗肿瘤活性:凋亡诱导与药物释放特性

基于生姜衍生脂质纳米载体(GDNVs)的阿霉素递送系统:新型结肠癌治疗策略

基于生姜衍生脂质纳米载体(GDNVs)的阿霉素递送系统:新型结肠癌治疗策略

基于生姜衍生脂质纳米载体(GDNVs)的阿霉素递送系统:新型结肠癌治疗策略

本研究作者通过体外实验评估了游离阿霉素(Dox)和Dox-GDNVs(生姜衍生纳米载体负载的阿霉素)对Colon-26和HT-29结肠癌细胞的抗肿瘤活性,主要通过检测细胞凋亡来实现。实验中,细胞分别接受3.25、6.5和13 μmol/l的游离Dox和Dox-GDNVs处理8h,随后使用annexin V-FITC/PI试剂盒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。结果显示,游离Dox和Dox-GDNVs均能以浓度依赖性方式降低细胞存活率,但游离Dox的细胞毒性更强,表明其通过被动扩散快速进入细胞核发挥抗肿瘤作用。而Dox-GDNVs表现出时间依赖性释放特性,延缓药物释放,产生持续细胞毒性作用。

进一步通过电细胞底物阻抗传感(ECIS)技术实时监测凋亡,发现Dox-GDNVs处理的Caco2-BBE细胞单层电阻呈浓度依赖性下降,而较低浓度的游离Dox即可显著降低电阻。此外,通过检测凋亡标志物裂解的半胱天冬酶-3/7,证实了Dox-GDNVs诱导的细胞凋亡。实验表明,Dox-GDNVs在体外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,且通过纳米载体递送可实现药物的缓释和持续作用。

基于生姜衍生脂质纳米载体(GDNVs)的阿霉素递送系统:新型结肠癌治疗策略


基于生姜衍生脂质纳米载体(GDNVs)的阿霉素递送系统:新型结肠癌治疗策略

5. Dox-FA-GDNVs的体内肿瘤靶向与抗肿瘤效果研究

基于生姜衍生脂质纳米载体(GDNVs)的阿霉素递送系统:新型结肠癌治疗策略

基于生姜衍生脂质纳米载体(GDNVs)的阿霉素递送系统:新型结肠癌治疗策略

基于生姜衍生脂质纳米载体(GDNVs)的阿霉素递送系统:新型结肠癌治疗策略

本研究通过非侵入性成像技术评估了阿霉素-叶酸修饰的生姜衍生纳米载体(Dox-FA-GDNVs)的体内肿瘤靶向能力和抗肿瘤效果。实验中,DiR标记的GDNVs和FA-GDNVs被静脉注射到小鼠体内,结果显示DiR荧光在多个器官中均有分布,其中肝脏荧光强度最高。FA-GDNVs在肿瘤中的荧光强度比普通GDNVs高约2.8倍,表明其具有主动靶向肿瘤的能力。此外,FA-GDNVs在小鼠体内循环48h后仍保持稳定,为药物在肿瘤部位的积累提供了更长时间窗口。

在抗肿瘤实验中,携带Colon-26肿瘤的小鼠被分为四组(生理盐水、游离阿霉素、FA-GDNVs和Dox-FA-GDNVs)进行治疗。结果显示,Dox-FA-GDNVs显著抑制了肿瘤生长,效果优于游离阿霉素。组织学分析也证实,Dox-FA-GDNVs处理的肿瘤切片中癌细胞数量显著减少。这些结果表明,叶酸修饰的GDNVs能够增强阿霉素的抗肿瘤效果,同时减少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性。

基于生姜衍生脂质纳米载体(GDNVs)的阿霉素递送系统:新型结肠癌治疗策略


基于生姜衍生脂质纳米载体(GDNVs)的阿霉素递送系统:新型结肠癌治疗策略

6.Dox-FA-GDNVs的抗肿瘤效果:基于Ki67和TUNEL实验的体内评估

基于生姜衍生脂质纳米载体(GDNVs)的阿霉素递送系统:新型结肠癌治疗策略

基于生姜衍生脂质纳米载体(GDNVs)的阿霉素递送系统:新型结肠癌治疗策略

基于生姜衍生脂质纳米载体(GDNVs)的阿霉素递送系统:新型结肠癌治疗策略

Dox-FA-GDNVs对植入的Colon-26细胞的抗肿瘤效果还通过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增殖标志物Ki67和TUNEL实验进行了评估。结果显示,与接受游离阿霉素治疗的小鼠肿瘤相比,接受Dox-FA-GDNVs治疗的小鼠肿瘤中Ki67阳性细胞的比例显著降低。在游离阿霉素治疗的小鼠肿瘤中,Ki67阳性细胞的平均比例为64.67%,而接Dox-FA-GDNVs治疗的肿瘤中,相应比例仅为10%。

TUNEL实验表明,在接受生理盐水或FA-GDNVs治疗的小鼠肿瘤中,TUNEL阳性(绿色)凋亡细胞几乎无法检测到(分别为4.7%和3.3%)。而在接受游离阿霉素治疗的小鼠肿瘤中,凋亡细胞可以被检测到(占18%),并且在Dox-FA-GDNVs治疗的小鼠肿瘤中更为显著,凋亡细胞占所有癌细胞的43.3%。这些结果证实,Dox-FA-GDNVs比游离阿霉素具有更强的抗肿瘤效果。

基于生姜衍生脂质纳米载体(GDNVs)的阿霉素递送系统:新型结肠癌治疗策略


基于生姜衍生脂质纳米载体(GDNVs)的阿霉素递送系统:新型结肠癌治疗策略

7. 叶酸修饰GDNVs的体内安全性评价:H&E染色分析

基于生姜衍生脂质纳米载体(GDNVs)的阿霉素递送系统:新型结肠癌治疗策略

基于生姜衍生脂质纳米载体(GDNVs)的阿霉素递送系统:新型结肠癌治疗策略

基于生姜衍生脂质纳米载体(GDNVs)的阿霉素递送系统:新型结肠癌治疗策略

作者通过H&E染色(苏木精-伊红染色)结果显示,与生理盐水处理的对照组相比,各治疗组(包括游离阿霉素和Dox-FA-GDNVs)在心脏、肝脏、脾脏、肺和肾脏中均未显示出明显的组织或细胞损伤迹象。具体而言,未观察到心肌纤维化、心组织空泡化、肝细胞水肿、脾脏粒细胞增多、肾脏肾小管空泡化和肾小管扩张伴出血区域,以及肺组织肺泡壁增厚和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。这些发现表明,叶酸修饰的GDNVs(FA-GDNVs)作为一种药物递送平台,具有减少游离药物毒性和不良反应的潜力。

基于生姜衍生脂质纳米载体(GDNVs)的阿霉素递送系统:新型结肠癌治疗策略




 文章小结

本研究作者开发了一种基于生姜衍生脂质的纳米载体(GDNVs),用于阿霉素(Dox)的递送以治疗结肠癌。研究发现,GDNVs能被结肠癌细胞高效摄取,且在200 μmol/l浓度下表现出优异的生物相容性,相比之下,阳离子脂质体会抑制细胞增殖并增加细胞凋亡。GDNVs可高效负载Dox,负载效率高达95.9%±0.26%,且药物释放具有pH依赖性,能在肿瘤微环境中快速释放药物,减少正常组织毒性。通过叶酸修饰(FA-GDNVs),Dox可精准递送至肿瘤部位,显著增强化疗效果。体内实验表明,FA-GDNVs在小鼠体内循环48d后仍保持稳定,且通过非侵入性成像技术证实其具有主动靶向肿瘤的能力。抗肿瘤实验中,Dox-FA-GDNVs显著抑制了Colon-26肿瘤生长,效果优于游离Dox。免疫组化和TUNEL实验进一步证实其抗肿瘤效果,而H&E染色分析显示,FA-GDNVs未引起明显组织或细胞损伤,具有良好的体内安全性。该研究展示了天然来源纳米颗粒作为药物递送载体的潜力,有望减轻传统合成纳米颗粒的潜在问题,并为结肠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。




返回列表
  • 联系地址

    上海市徐汇区银都路466号聚科生物园1号楼303室
  • 联系邮箱

    kunmsales006@163.com
  • 联系电话

    021-51216810
  • 联系QQ

    550138389

版权所有©2025 上海昆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   备案号:沪ICP备19032849号-2

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管理登陆  sitemap.xml